第六章:攻城萬骨枯
刀劍笑新傳 by 劉定堅
2024-12-3 20:50
山雨欲來風滿樓。
時值初秋,晚來天欲雨,寒風刮起落葉,墓陵冷清整列,千多座墓碑全刻寫上“神武大軍”彪炳戰績,“武國”以武揚威,凡沙場殺戰死傷軍兵均封以最高榮譽,能葬於此,是軍人壹生最高成就。
細雨,氣氛蕭瑟,六萬黃、紅、黑旗兵全肅立於募陵前,額上全紮起白布條,寒雨沾濕衣襟,黑鴉枝頭吹奏喪曲,風在和應。
雖冷,仍神情肅穆。
噤聲,怒火卻在心內燃燒。
寧靜,但殺氣沖天。
為首三名都尉直接隸屬壹品天武大將萬骨枯,曾二十次伴隨萬骨枯出征,均有獨特絕殺技,殺敗敵軍紀錄為數過千,全是萬骨枯心腹愛將。
黃連苦--年屆四十,長發飄逸,身高七尺,銅皮鐵骨,壹臉愁苦,喜怒不形於色,擅於密林殺戰,統領“黃旗兵”二萬。
江湖險--年三十五,龐眉廣目,膀闊腰圓,聲若洪鐘,不怒而威,兩把“掩月刀”長掛於背項,永不離身,擅於大漠拒搏,統領“黑旗兵”二萬。
毛大誌--年三十二,相貌威武有神,雙臂粗如牛腿,兵器“抓槍”,槍刃長壹尺五寸,刃後有四逆須,桿長六尺,前二尺上布有鐵刺,於攻城、破城,統領“紅旗兵”二萬。
忽爾擂鼓壹聲震響,壹騎踏上兩排軍兵所開出的泥路。
再壹聲擂鼓震響,兩排軍兵齊心齊聲高舉兵器,“喝!”
披甲駿馬嘶叫壹聲,昂首闊步,鐵蹄沖上陵墓,馬背上身穿鐵甲的萬骨枯壹揮龍頭大刀破碎“壹品天武大將--萬骨枯”墓碑,三旗戰兵立時歡呼吶喊,擂鼓手激動敲打擂鼓,大旗手搖旗揮舞,為主帥安全而歸軍心大振。
黃連苦上前把領軍出戰的“虎符”交還萬骨枯,原來往“余宮城”送“龍座”給余律令前,萬骨枯早定死誌,還為自己打造石碑,可是壹生重情的余律令未能把握機會,令萬骨枯失望之餘也盡將壹切交代了結。
萬骨枯手壹揚,三旗兵立即肅靜佇立,喝道:“紅、黃、黑三旗兵大都尉聽令!今日出戰‘余宮城’,凡得壹首級賞賜黃金百兩,殺十敵,賜爵壹級,殺壹百,授田壹頃。”
陣前獎肋軍功,三旗兵殺意更昂揚,羊角吹響,浩浩蕩蕩邁步前進,摧毀“余宮城”,斬殺余律令,殺!殺!殺!
黃沙萬裏,征戰幾人回……
萬骨枯及三位大都尉率領下,三旗兵合六萬人直搗“余宮城”,奇怪的是余律令並沒派出軍隊於中途攔截,大軍施然集結在“余宮城”外偌大黃土坡前。
整個“余宮城”城樓水靜鵝飛,不見有守城兵作出戒備,三旗兵曾出戰不下十次,每壹次在中途都遇到敵軍頑強反抗,像這壹次輕易抵達城池實在太過不尋常。
萬骨枯環伺城池外,只見大片黃土地上星羅橫布高逾十多丈,有三十幢儼如烽火臺模樣的建築,俱以木材簡陋搭建而成,只用大木柱在支撐,看來並不穩固。
昨日萬骨枯前來時仍未見這些奇怪建築,顯然是在他離開後余律令遣人倉卒建造,即表示烽火臺必然有詐。
余律令壹向心思縝密,尤其對軍事戰術、攻防兵器甚為重視,每壹戰皆全力以赴務求必勝,為何會有如此明顯的“詭計”?惟只讓大軍盤踞於他們防守線始終不能攻入城內。
為要壹探虛實,黃連苦指揮壹百個穿著普通鎧甲的步兵,分以十隊,每十人壹隊,各持盾牌步入烽火臺陣。
十隊先鋒步兵亦步亦趨,各自接近烽火臺約十丈依然不見有動靜,忽聞號角長鳴,每幢烽火臺上均閃出幾名“余兵”,各自持著強弩搭射縛有桐油布條的弩箭射向各步兵,步兵身穿的普通鎧甲是由很多塊小鐵片層疊造成,火舌自縫隙中竄入,炙熱火燒。
布防線外的三旗兵見狀立即拉弓搭射烽火臺的“余兵”,但“余兵”壹擊得手便又躲入機關內匿藏。
如此簡單的設計就是余律令阻擋萬骨枯大軍攻城的計策?只不過是不讓三旗兵接近城池,沒有想過直接迎戰?烽火臺雖高逾十丈,近距離接觸便遭火箭插射,但要迎擋能征慣戰的萬骨枯未免太幼稚。
萬骨枯對余律令如此輕視自己滿不是味兒,喝道:“毛大誌大都尉,把烽火臺全部給我打來!”
毛大誌躍下坐騎,近身攜帶兵器的軍兵即時遞上三十支“抓槍”,只見他運勁揮動壹雙特別強壯的手臂,關節發出的霹靂啪喇聲,連身穿的鎧甲衣袖部分亦見爆裂飛散。
他執起第壹支“抓槍”沈橋紮馬,大喝之後“抓槍”呼嘯飛射,直射向百丈外其中壹座烽火臺頂,臂力之強竟把整個烽火臺頂上的平臺與連接的參天木柱打得斷開,烽火臺上的“余兵”自十多丈高處跌下,不死則傷。
如是者毛大誌盡發三十枝“抓槍”,百發百中,把三十個烽火臺全數轟下,萬骨枯卻面無悅色,實在太簡單了,余律令是否已江郎才盡,全無新戰術對陣?
鼓聲又再響起,三都尉揮動軍旗,紅、黑、黃三旗兵排列有序沖向“余宮城”城池,正走了壹半路,忽見城門開啟,裏面走出為數五百的“余兵”,俱手無寸鐵,但個個似不怕死的直住六萬大軍蜂擁而來。
距離愈來愈近,江湖險、黃連苦及毛大誌首先發現走出來的“余兵”個個被鎖上手鐐,難怪不能手持兵器,但為甚麽要鎖上手鐐,怎樣反抗?
五百“余兵”愈來愈接近,終於聽到他們高叫的聲音:“救我!救我啊!我不要死啊!”
事有蹊蹺,萬骨枯命號角立即吹奏停止前進,惟正沖鋒陷陣的六萬大軍不能說退便可退,加上那五百“余兵”拼命地死追著三旗兵,不斷高呼救命之際,突然響起轟天巨響,幾十個三旗兵被炸得支離破碎。
接二連三的爆炸把三旗兵炸得潰不成形,霎時間損失了幾千個三旗兵,爆炸聲不斷,全來自那五百個“余兵”身上的炸藥。
原來余律令為迎戰萬骨枯,特意將“神風笑”內的火藥拆除,自己稍為改良後加長火藥引,再從軍中選出他認為的劣兵,加上壹些鎖在牢內的囚犯,將炸藥纏在他們身上,到適當時候便開啟城門讓他們沖出去殺敵。
被綁雙手的“余兵”明知不能回頭,只能沖前高聲呼救,為了求生更會激發瘋狂意誌,死纏爛打,不虞有此壹詐的三旗兵只有被炸死的份兒。
余律令凡事力臻完美,絕不容許他的所有壹切存有瑕疵,為軍中汰弱留強,剩下的全是精銳,便可增強殺力,更可四兩博千斤殺敗對方數千兵馬,壹石二鳥。
“好!實在是好卑鄙無恥的戰術,余律令,妳終於向成皇之路邁進了,沒有令我失望!”見屬下死傷,不怒反笑。
余律令有“炸藥兵”,每個足可以壹敵百,更是生人勿近,萬骨枯此戰如何取勝?
萬骨枯道:“江湖險、黃連苦,再帶壹千兵馬走近城門,引對方的‘炸藥兵’出來,我要看看妳到底可以支持多久!”
明知對方的“炸藥兵”擋者披靡,不接近城門他們又不會走出來,壹千士兵的作用只在引蛇出洞,豈不是送死無疑?
“不!我不想這樣死去!我不去!”其中壹步兵臨陣退縮,前進至半途掉頭而返,萬骨枯龍頭大刀手起刀落,把逃兵的頭顱割下留在龍頭大刀的刀鋒上,儆示步兵如有退避皆此下場。
壹千個三旗兵膽顫心驚地跟在黃連苦及江湖險身後,只見江湖險手執兩把“掩月刀”壹臉勇者無懼神熊,黃連苦則永遠壹臉愁苦,不喜不悲,他用的是甚麽兵器?
城門再開,又是幾百同樣的“炸藥兵”沖過來,同樣高呼求救,壹千個三旗兵怕炸藥的範圍太廣波及自己,可退則退,放慢了腳步,形成黃連苦及江湖險兩人面對幾百“炸藥兵”
的形勢。
江湖險面部肌肉抽搐,現出憤怒青筋,左右手各抄起“掩月刀”,步履如風,掀起沙麈飛揚,像飛馬踏鐵蹄,咯咯咯地直撲入“炸藥兵”群,壹個矮身,身形橫地懸空,使出渾身解數由左至右狂揮疾劈,左手刀落右手刀起,右手刀落左手刀起。
就像持雙刀斬瓜切菜般掠殺,每刀斬落均有收獲,每刀抽起均有壹條腿要飛江湖險兩把“掩月刀”只斬雙腿,用在大漠殺戰,最適宜在麈土飛揚中讓敵人於不知不覺間失去雙腿,因為刀太快,人也太快,刀光過後抽身而去。
如電閃般的快刀過後,百多個“炸藥兵”奔至半途才驚覺身形懸空沒了雙腿,壹整排地頹然倒下,身上炸藥連環爆出巨響,景況有點淒美。
黃連苦在剛才江湖險沖入敵陣時也錯步而前,如鬼影般的長發夾著破空聲在“炸藥兵”
間穿來插往。
被他鐵發壹纏,首先是壹陣恐怖襲上心頭,繼而聞到壹陣血腥自發間溢出,然後很快地雙目被剜去,再有壹陣痛楚自頭頂傳至全身。
每壹次黃連苦揮出鐵發,便以壹雙長長的手指挖出對方雙目,鐵發壹甩,糾纏著的頭發連同頭皮壹起扯出。
鬼魅壹般身法挪移,“炸藥兵”只見黑發飛揚當中壹張愁苦臉,如傳說中的“鬼頭”。
失去雙目便失去方向,“炸藥兵”亂沖亂撞,糾纏壹起,第壹個炸藥引爆後連鎖性的引動其他“炸藥兵”,終於全軍盡歿。
“攻城!”萬骨枯壹聲號令,幾百個持巨形木杉鋒將直搗女墻,勢要破出大洞缺囗,城樓上守兵不斷以箭擊退三旗兵,惜阻力有限,女墻已開始裂出缺囗。
連破“余兵”兩道守城計策,三旗兵戰意高昴,“雲梯”架搭上城樓殺敵,弓箭手從後施援,隆然壹聲巨響,女墻終於破出壹個大洞。
六萬大軍就要自破洞沖入城內再展開廝殺,為自己的壹方再增添壹份光榮,卻全都被壹個人的氣勢所震懾,余律令壹夫當關站在破洞前,誰也不敢再踏前半分。
余律令道:“老朋友,我今天很高興啊!”
萬骨枯道:“妳不尊重這場戰役,敷衍了事,令我好失望,好心痛!”
余律令道:“錯,正因為我尊重,昨天才不把握機會殺妳,而要堂堂正正的在今天把妳打敗。”
萬骨枯道:“妳早就知道自己的城無法守得住。”
余律令道:“因為妳是萬骨枯,從不退避,百戰百勝!”
萬骨枯道:“妳今天終於有兵器了,我也有龍頭大刀。”
余律令道:“對,所以我今天很高興,妳快要成為我手上最威名顯赫、聞者喪膽的大將軍,在我的手上,出色的人會迸發最燦爛的光芒。”
萬骨枯道:“不出色的人也可以利用,正如妳那些綁著炸藥的窩囊廢。”
余律令縱身騰空,註勁雙腿重擊破城木杉,連同壹百多個托著木杉的軍兵如火炮般直轟向萬骨枯,換氣再上,衣袂飄揚,人已站木杉上,猶似天神乘龍而降。
“掩月刀”如狂風掃落葉般卷起沙塵,雙刀齊下把“龍”劈開三截,余律令感覺到有兩道勁風撲面,他不屑對招,雙腿壹蹬彈離避開殺招。
擋路的江湖險、黃連苦及毛大誌雖然也是出色人物,與天下五大高手之壹余律余相比還是差太遠。
余律令道:“妳三個也算不錯,封妳們為壹品大將,協助萬骨枯替我征戰‘武國’如何?”狂傲的家夥,洗脫頹風之後,說話語氣都回復往日的大言不慚。
忽聞號角聲長鳴,遠處竟有另壹隊大軍正沖殺而來,為首飄揚的旗幟是壹個“皇”字。
余律令道:“所謂‘連城訣’,便是以各城聯成壹線,脣亡齒寒,互相依賴,任何壹城被攻,其他城主都必須派兵相助,我沒猜錯的話,前面來的應該是皇玉郎吧?”
號角聲接二連三吹奏,東面又見另壹隊大軍正浩浩蕩蕩沖殺過來。
余律令道:“連太子所管轄的城也派兵協助,很快余蠢及余震亦會到臨,合共二十多萬大軍,妳的三位都尉看來也必須領兵突破圍困,到時我們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較量。”
余律令說得不假,因為從後方兩邊又可見到兩隊旗幟鮮明的軍隊正吶喊助威,四力八面均有大軍殺到。
六萬對二十多萬,縱使能以壹敵百,但他已垂垂老矣,沙場是他的皇者地,帶兵出戰每回皆入勝而回,此役難道真要輸給余律令的“連城訣”?
余律令道:“認輸吧,妳始終是我最欣賞的將軍。”
號角手正等待萬骨枯發號施令。
就算自己能全身而退,但六萬三旗兵是他心血結晶,不打便認輸更不可能,萬骨枯腦中不斷盤算利害。
江湖險道:“元帥,要是再遲壹點……”
萬骨枯忽然道:“退兵!”
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