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扶持邯鄲氏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關於是否在趙國駐軍,讓趙國成為吳國壹個附庸國的事情,慶忌是經過壹番深思熟慮,而且跟孫武、範蠡、伍子胥等肱股之臣商議過的。
合適嗎?
不適合。
因為,這個時候趙鞅在六晉,以及趙國的勢力,實在是過於龐大,而且盤根錯節,讓人難以辨別出敵我!
若是慶忌非要在趙國駐軍,沒有壹兩萬人馬,無法確保邯鄲稷的君位不失,無法穩固趙國的政權。
壹兩萬人馬,這在慶忌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即便慶忌可以使趙國出錢出糧,為吳國養著這些兵馬,也是劃不來!
再者說,慶忌並不需要支配趙國,讓趙國成為吳國的附庸國。
“趙君,有中行國與範國幫助妳,難道妳還畏懼於壹個趙鞅?”
慶忌喝了壹口酒爵中的美酒後,意味深長的笑道。
聞言,邯鄲稷尷尬的笑了笑。
的確!
邯鄲氏與範氏、中行氏世代姻親,關系密切。
趙稷的父親趙午是中行寅的外甥,中行寅又與士吉射是親家,他們都與趙鞅不睦。
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未必會真的出兵相助……
趙稷嘆氣道:“大王,範君、中行君固然會幫助寡君,幫助趙國。然,趙鞅那邊,韓不信與魏侈,還是很有可能跟趙鞅同氣連枝。”
“智君那邊,態度曖昧,寡君實在是害怕,有朝壹日趙鞅在邯鄲發動叛亂,諸侯鞭長莫及……”
“若寡君壹死,大王豈非要迫於無奈,承認趙鞅弒君篡位之事實?”
聞言,慶忌瞇著眼睛,似乎是沈思片刻後,緩聲道:“趙君切勿憂慮。辦法,寡人已經替妳想好了。”
“哦,願聞其詳!”
趙稷不禁兩眼放光。
“讓我吳國駐軍於邯鄲,未嘗不可。然,趙鞅壹日不除,就始終會為患於趙國,趙君要以小博大,趙鞅不倒,便不能成事,趙君便無法成為真正的國君!”
聞言,趙稷點了點頭,問道:“大王是說……讓寡君除掉趙鞅?”
“正是。”
慶忌微微壹笑道:“趙君,寡人對妳,可謂是寄予了厚望!”
“眼下,寡人還在成周,吳軍的主力,還在絳城壹線。”
“若日後吳軍主力返回本土,趙君妳便將再無機會。”
“……”
對此,趙稷是深以為然的。
其實他這壹次來,正是要征得慶忌的認可,征得慶忌的幫助。
趙稷與趙鞅之間,有著血海深仇。
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現在二人之間,又存在奪位之爭!
趙稷是何不能將趙鞅除之而後快的,卻又顧及到吳國的反應,以及天下諸侯的反應。
再者說,在新生的趙國當中,趙稷只有邯鄲氏的封地,其余趙氏封地,都是趙鞅的。
趙鞅在位日久,深得人心,這是趙稷遠遠不及的。
在這個時候,趙稷豈能不想殺死趙鞅,以絕後患?
趁著慶忌還在成周,吳國的主力大軍還在中原,即便趙鞅死後,趙鞅的殘余勢力奮起反抗,趙稷未嘗不可憑借吳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來鎮壓叛亂……
在這壹點上,慶忌與趙稷,是不謀而合的。
這就是雄主與庸主最大的區別。
雄主高瞻遠矚,而庸主鼠目寸光。
幫助趙稷除掉趙鞅,及其殘余勢力,對吳國有什麽好處?
現階段的好處,可能沒有。
吳國只能收獲趙國的好感,以及壹些物資上的進獻。
但,慶忌所做的壹切,可都是為了鏟除掉趙鞅的這個心腹之患。
沒有人比慶忌,更清楚趙鞅的可怕之處。
在趙鞅還沒有做大,成為趙國的君主之前,慶忌自然是要將這壹不穩定因素,扼殺於搖籃中。
而趙稷的能力,比起趙鞅,可謂是差遠了!
“趙君,妳若要徹底掌握趙國的大權,成為真正的壹國之君。趙鞅,非死不可!”
慶忌瞇著眼睛,淡淡的笑道:“明日,妳可邀請趙鞅到自己的行轅中,借口商議國事。”
“趙君可潛伏數十刀斧手於行轅之側,摔爵為號,壹舉殺死趙鞅。”
“趙鞅壹死,其殘余勢力,趙氏的家臣必不敢妄動,即便他們敢於作亂,寡人也可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
這壹切,慶忌可都是為趙稷謀劃好了。
聞言,趙稷皺著眉頭,有些憂慮的沈吟片刻後,說道:“大王,計是妙計。然,趙鞅如何能來?”
“此人老奸巨猾,不乏耳目,恐怕會料到寡君將對他不利,不敢赴宴,屆時趙鞅逃奔晉陽,如之奈何?”
“再者說,寡君無端殺害趙鞅,怕會招致國人非議……”
“……”
這趙稷,是不是爛泥扶不上墻?
慶忌心裏深感無語。
不過,慶忌還是要為趙稷想壹想辦法,替他排憂解難的。
“趙君,趙鞅何敢不來赴宴?”
慶忌意味深長的道:“為防止趙鞅出逃,我吳軍可與趙軍包圍趙鞅所在的營地。若趙鞅不赴宴,趙君何不能以此為借口,降罪於趙鞅叛亂,加以討伐?”
“再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鞅死後,趙君可以公布其罪行,為趙鞅扣上叛亂之罪也。”
“善。”
趙稷總算是反應過來。
慶忌的這壹計策,的確是妙計。
以軍隊包圍趙鞅的營地,趙鞅要是不來赴宴,作為國君的邯鄲稷,大可以發兵討伐,以此為罪名,可謂是名正言順的。
趙鞅若是出逃,下場也是壹樣。
倘若趙鞅趕來赴宴,那必死無疑!
反正,趙鞅橫豎都是壹死!
慶忌輕笑壹聲道:“趙君,等趙鞅死後,我吳國將在趙國駐軍,趙君以我吳國大臣為上卿,執掌國政,不知道趙君可有異議?”
“這是趙國的榮幸!”
趙稷笑吟吟的回答道。
趙稷的這個國君之位,可謂是在“撿漏”,是被慶忌壹手扶植起來的。
對於慶忌的這壹要求,趙稷還求之不得。
畢竟,邯鄲氏勢弱,主導趙國的話,還不夠資格,若沒有吳國的幫襯,說不定哪壹天趙國便會易主,或者是被他國吞並了!
得到慶忌給出的計策後,信心滿滿的趙稷,就派人前往趙鞅所在的營地,以國君的名義,邀請趙鞅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