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國

龍靈騎士

玄幻小說

  當整個歐洲都在梅塞斯密特機翼下戰栗,   當海平面下的狼群已經撕開女王的喉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1章 糾結萬分

我的第三帝國 by 龍靈騎士

2018-7-2 14:58

  最近阿卡多的心情說不上很好,因為英國戰略的問題他可是快要操碎了心。各種異想天開的計劃被手下人匯總起來,不過其中多數都是毫無可行性的東西。
  阿卡多不是沒有想過利用熟悉的美國跳島戰術對付英國,只要在比較好打的冰島釘進壹顆釘子,似乎德國就能輕而易舉的餓死英倫三島。不過這個看似成功率更大的計劃,卻埋著壹個壹般人看不出來的地雷。
  首先就是跳島戰術的依靠是什麽,換句話說就是跳島戰術究竟是在用什麽打擊對手。說白了其實就是運輸能力,是碾壓對手的龐大運輸能力。
  跳島跳島,就是跳過壹些小島去攻擊後面沒有準備好的島嶼,困死被跳過的小島。這種戰術壹旦實施,那麽其實雙方是在壹起跳島——大家都有控制區在敵人的防線之後。這個時候比拼的是什麽?當然是後勤補!美國和英國之間隔著冰島,冰島和德國之間也隔著英國,那就要看是英國先餓死還是冰島先餓死了。
  德國有能力在冰島和挪威之間維持起壹個常態運輸線麽?德國有那麽多的護航艦只去保護這麽壹條漫長的航線麽?到時候英國的潛艇在這條運輸線上肆虐壹番,德國那寶貴的物資是不是都要丟到北大西洋海底去餵魚了?
  即便是英國潛艇在這條滿是窟窿的運輸線上打不出德國狼群的戰績,單單只是比拼誰更能堅持,阿卡多就沒有太大的把握。按照分析來說,英國本土的物資可以堅持3個月,要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4個月也不是不可能。德國打下冰島再建好基地開始封鎖英國,少說也需要壹個月的時間,這可是壹口氣給英國送上了近半年的時間。
  退壹萬步說,即便是真的拿下了冰島,是不是就完全切斷了英國的海上運輸線呢?並非如此,冰島不是真的橫在美國和英國之間,而是偏上的位置,所以美國運輸艦只要略微把航線往南轉移壹點點,就能徹底避開駐紮在冰島的德軍飛機——能切斷的只有途徑冰島的航空運輸線,僅此而已。
  加上英國還有13艘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這些戰艦如果分批次的調回英國本土,采用壹些遊擊戰術和德國海軍消耗時間,那麽這場對英國的戰爭要打到什麽時候,也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了。要是讓英國撐下壹年,那麽英國和美國新下水的航母和新生產的戰鬥機就會加入到戰爭中來,德國的技術優勢消失殆盡,真到了那個時候德國也就徹底完了。
  這麽壹算下來,英國人至少能夠依靠殘存的運輸補給線茍且到大半年之後,那個時候美國會不會參戰,蘇聯會不會和德國翻臉誰都無法預測,這等於說是實實在在的給了英國壹個最好的局面:妳不打我,我在這裏惡心妳。
  現在可以看出來,跳島戰術實行的必要條件至少有三個,那就是優勢的作戰兵力、充裕的戰役時間、高於對手幾倍的運輸能力。說白了這種戰術是在已經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欺負人,拿到勝負並不分明的戰鬥中來就容易出現壹大堆問題。
  6號航母龜縮在威廉港內進行最後的棲裝,因為最近的5號沈沒事件也不敢再去做什麽偷雞的舉動。德國航母艦隊在經過了短暫的6艘鼎盛時期之後,又迅速的跌落回4艘這個水平線上,略微讓阿卡多欣慰壹些的是,原本在德國海軍內部盛極壹時的“世界第壹海軍”說法,銷聲匿跡了。
  前幾天派出去的兩艘德國最新型的導彈驅逐艦其實並不是什麽太先進的武器配置,只不過就是德國壹直以來火箭研制的成果與制導技術相結合的壹個初級實驗產物。
  這種新式的反艦導彈重達7噸還多,差不多是兩架戰鬥機的重量。能夠以每小時850公裏的速度沖向自己的目標,途中需要經過驅逐艦的雷達作為導引,幫助修正導彈的飛行軌跡,最終才能夠準確的擊中目標。
  而且因為其攻擊軌跡是傾斜俯沖攻擊,所以穿甲能力並不理想,理論上只能攻擊重型巡洋艦以下的作戰目標,除非運氣非常好,否則這種導彈對抗戰列艦的能力非常壹般。畢竟因為對20公裏的射程進行了妥協,導彈的戰鬥部也只有壹噸多壹點。和空軍的秘密武器航空型制導炸彈“弗裏茨X”的戰鬥部差不多。
  這裏不得不說明壹下,弗裏茨X之所以在另壹個時空中能夠完成擊沈羅馬號戰列艦的壯舉,壹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運氣逆天。從弗裏茨X其他的作戰記錄來看,這種炸彈的實際攻擊能力對戰列艦確實有些力不從心——擊傷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記錄很多,但是擊沈的卻寥寥無幾。
  那為什麽阿卡多依舊要研究這種反艦導彈呢?原因也並不復雜。作為技術儲備給下壹代更好用的反艦導彈打好基礎;實驗夜間反艦導彈驅逐艦給航母艦隊護航的戰術是否可行;這種武器對付戰列艦雖然並不合格,可是對付其他艦艇卻是非常好用的新式武器。
  阿卡多現在派出自己手中並不成熟的導彈驅逐艦,其實也有壹個幻想,那就是說不定哪個小小的變動就成了壓死英國的最後壹根稻草。如果能夠讓英國屈服,那麽德國面對的各種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幻想歸幻想,阿卡多還是沒有放棄登陸英國的各種準備工作的。他聯合了法國海軍的壹些小的掃雷艦,對幾個主要的登陸海域進行了排查,破壞了英國布設的17個大小雷場。
  為了滿足對地支援的需要,空軍又壹種新式飛機開始投產服役,這種飛機名字叫做斯圖卡2型,不過卻和斯圖卡毫無任何關系。這種飛機使用壹臺民用飛機引擎,功率很小飛行速度也很慢。而且飛機使用平直機翼也沒有什麽花哨的設計。
  但是這架飛機卻讓試飛過後的飛行員們贊不絕口,因為這架飛機如同家裏的汽車壹樣容易操控,方便培訓大量的飛行員。這種飛機油箱很大,載彈量很多,可以在目標區域停留更久。重要的是這架飛機容易生產並且幾乎不占用寶貴的鋁合金材料,壹經投產就已經形成了每天15架的恐怖生產規模。
  這種飛機可以攜帶10枚小炸彈,機翼上有兩門30毫米口徑的機炮。這種武器配置據說是經過斯圖卡飛行員的建議改良的,比起功能多又培訓復雜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這種飛機只有壹個任務,那就是攻擊看見的低價值移動目標。
  橋梁,大型碉堡和要塞的轟炸任務,德國有久經戰陣的斯圖卡,所以這種新式飛機的任務就是摧毀敵軍的小型目標:坦克、車輛、陣地、人員……還有其他的壹切東西。
  而在威廉港還有基爾港內,德國正在大量的改裝自己的大力神運輸艦,現在德國的大力神運輸艦被分為幾個重要的部分:壹部分在挪威到德國的航線上運送重要的鋼鐵;壹部分把生產好的物資送往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地區;剩下的壹部分正在接受改裝,使之成為可以運輸坦克的登陸艦艇。
  德國陸軍也在操練,大約有20萬名士兵在法國海岸線上反復進行著登陸演習。倫德施泰特將軍負責指揮這次作戰,他麾下的A集團軍作為登陸主力執行這次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為宏大的登陸作戰。
  因為噸位的限制,第2裝甲軍和第5輕型裝甲軍將作為登陸部隊的主力被送上英國海岸線。因為大部分坦克都將使用3號坦克和較輕的老型號豹式坦克,所以預計損失將達到50%以上。不過緊接著精銳的第11裝甲軍將被送上海岸,戰況將立刻向著德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幾艘大力神運輸艦上,每壹艘船被分別設置了5個發射陣地,上面用繩索固定了10輛腓特烈火箭炮。這些船只有兩個用途,壹個是用來支援登陸部隊,提供壓制性炮火支援;壹個是負責用覆蓋式射擊摧毀英國海岸線上的地雷雷場。
  在阿卡多的指導下,德國為登陸做了最完善的準備,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自身沒有登陸經驗的不足。包括混亂狀態下的部隊組織協同,通信器材的配備,輕重火力的搭配,火力支援的安排,空降兵的使用,優勢空軍的壓制作戰……經過了壹些訓練之後,這些隨時準備登陸英國的德國陸軍可以說是現階段登陸作戰經驗最豐富的部隊了。
  熱鬧的二月,德國在武器裝備,人員訓練,戰術布置上,都在積極準備著登陸英國,而在海岸線的那壹邊,英國人同樣枕戈待旦,等著送給德國登陸部隊壹個難忘的日子。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等待著元首阿卡多的壹聲令下。然後血染英國海灘,伏屍百萬血流漂杵,把英倫三島變成人間地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